1. <tr id="jsp0y"></tr>
      1. <code id="jsp0y"><nobr id="jsp0y"><track id="jsp0y"></track></nobr></code>
      2. 
        
        <strike id="jsp0y"></strike>
          <object id="jsp0y"><nobr id="jsp0y"></nobr></object>
          首頁 > 要聞 > 要聞

          書寫跨越千里的“山水情緣”——聊城與彭水攜手打造東西部產業協作升級版

          書寫跨越千里的“山水情緣”——聊城與彭水攜手打造東西部產業協作升級版

          來源:聊城日報發布時間:2023-02-09 09:10:39

          140822560940.jpg

            本報記者 林金彥

            山水相連,千里同心。

            水城聊城,居魯西平原;山城重慶,處武陵山區。兩地跨越千山萬水,因東西部產業協作結緣。聊城依托東部現代農業優勢,不斷加深與重慶市彭水縣在特色種養業、基地建設、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合作,共譜濃濃“山水情”,助推彭水縣鄉村產業振興,攜手打造東西部產業協作“升級版”。

            因地制宜,東西協作結碩果

            立春時節,重慶市彭水縣保家鎮清平社區白茶基地,茶樹青青,遠山如黛,秀美的生態田園風光美不勝收。

          082220340564.jpg

            “目前,基地初產成品茶3萬斤、產值達2000萬元。今年將進入豐產期,預計年產10萬斤、產值達5000萬元。”基地負責人徐志強介紹。

            重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形、氣候等優勢,是著名茶葉主產區。在東西部產業協作中,聊城因地制宜引種,結合自身市場優勢和彭水山地特色,積極引進浙江安吉白茶茶商,扶持當地企業重慶郁江農業發展公司引種白茶1號、黃金葉、黃金芽、金鑲玉等高端優質白茶。同時,投入協作資金2031萬元在彭水縣保家鎮建產業路、造茶廠,通過“公司+村集體+農戶”模式扶持發展白茶,目前種植面積已達6000余畝。

            在茶葉種植的基礎上,聊城引導當地農戶和企業成功培育品牌“苗望養心茶”,依托東西部消費協作平臺,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銷售,完成年消費協作2000萬元以上。群眾通過土地流轉、務工等方式實現增收,年戶均增收1.2萬元以上。

            彭水是“中華薯業強縣”,小紅薯長成了致富大產業。聊城依托這一產業優勢,在郁山鎮引進“煙薯25”“哈密”“普薯32”等8個紅薯新品種,與當地共同打造紅薯現代農業產業園,培育紅薯經營主體80余家、市級龍頭企業2家,加工產值達1.5億元。

            精深加工,探索致富新途徑

            白茶、白兔、白鵝,為兩地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,也推動聊彭協作產業結構不斷升級。

          082221540575.jpg

            1月8日,在彭水普子鎮110畝肉兔養殖基地,干凈的兔舍整齊排列,毛絨絨的兔子活蹦亂跳。技術員鄭茂偉正在指導飼養員打掃圈舍、投放飼料、檢查兔子。

            聊城干部、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(掛職)逯義峰介紹,聊城立足自身產業實際,投入協作資金481萬元,采取“多農戶+小規模+大產業”的產加銷一體化發展思路,在普子鎮建設肉兔養殖基地110畝。目前,年出欄肉兔8萬只、產值350萬元,惠及農戶近3萬人。“今年我們打算擴建種兔場,同步建設肉兔屠宰冷藏加工廠,預估年產值近億元。”逯義峰介紹。

            重慶榮昌白鵝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,聊城投入協作資金390萬元建設白鵝種鵝場2個、白鵝孵化育雛場1個、商品白鵝示范場3個、適度規模鵝場10個。目前,已經投入432萬元新建白鵝屠宰加工廠,拓展“孵化—養殖—屠宰”鏈條,打造千萬級白鵝全產業鏈。

            彭水是以苗族等少數民族為主的自治縣,苗醫苗藥歷史源遠流長。聊城深挖彭水苗醫苗藥潛能,投入協作資金560萬元在潤溪鄉櫻桃井村(魯渝協作示范村)新建中藥材生產加工車間,打造擁有精深加工、藥田觀光、采摘體驗、苗藥科普、休閑康養等多功能的藥旅融合示范園。目前種植布福娜、百部、黃精等中藥材6000余畝,百部種植基地獲評“中國醫藥中藥材GACP基地”。

            優勢互補,打造協作升級版

            在太原鎮泉水漁都景區,鱗片上鑲嵌著五彩花紋的錦鯉,以及赤尾金鱗、體態豐滿的黃河鯉魚,悠然地在水中游來游去,引得眾多游客圍觀稱贊。

            聊城市派遣農業技術專家赴彭水“把脈”產業發展,著力引進一批聊城優質產業賦能彭水鄉村產業振興,因地制宜進行產業布局。從東阿縣、高唐縣引進1500尾黃河鯉魚和500尾高唐錦鯉,在太原鎮進行養殖試驗,建成“東阿黃河鯉魚和高唐錦鯉養殖實驗基地”,并投入資金新建錦鯉示范養殖場,預計年產鯉魚3萬斤、觀賞錦鯉2萬尾,產值達1000萬元。

            不僅如此,聊城還積極拓寬優勢互補渠道,引進臨沂平邑縣四季金銀花和金銀花1號,在鹿鳴鄉成功試種100畝。目前,金銀花長勢良好,計劃今年擴種規模達到1000畝。從濰坊華盛農業集團引進高山圓茄品種在桑柘鎮進行試種,并完成漢葭街道和新田鎮共50畝蔬菜產業示范園的選址、設計等前期工作,帶動彭水打造萬畝級商品蔬菜產業。此外,聊城投入協作資金1000萬元,在善感鄉周家寨村(魯渝協作示范村)打造年產值上億元的烏江畫廊農產品集散中心暨凈菜加工廠,推動農業產業、食品加工、鄉村旅游互融互促。

            近年來,養蜂業在彭水逐漸形成規模。聊城引進山東牧蜂姑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,投資1500萬元建成集養蜂、文旅、康養、研學于一體的牧蜂牧場,蜜蜂養殖達1500群,帶動當地農戶105戶就近就地就業。同時,進行中蜂標準化養殖及蜂蜜產品檢測檢驗項目研究,打造五倍子等蜂蜜特色產品,推出“牧蜂丫頭”“善甜”等蜂蜜品牌。

            千里不辭遠,牽手共奔富。“今年,我們謀劃了‘聊彭協作十件民生微實事’,開展全方位、深層次、寬領域合作,繼續攜手打造東西部協作聊彭升級版。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(掛職)郭延偉表示。

           。ū疚膱D片均為資料圖)

          【責任編輯:任玉偉】
         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